3D全息投影源怎么制作

94人浏览 2024-05-19 12:17:29

6个回答

  • 最佳回答
    我是幸运牙签
    我是幸运牙签

    制作3D全息投影源需要以下步骤:

    1. 创建3D模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或其他3D建模软件创建想要投影的物体的3D模型。确保模型具有适当的细节和纹理。

    2. 准备3D模型材料:选择适合的材料来制作3D模型。常见的材料包括透明塑料、玻璃、亚克力等。确保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光反射特性,以实现更好的投影效果。

    3.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使用3D打印机将3D模型打印成实体物体。根据所选的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3D打印技术,如光固化、熔融沉积建模等。

    4. 添加透明性:如果使用的材料不够透明,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处理或其他方法来增加透明性。使用特殊的溶剂或涂层来清除材料表面的瑕疵或不透明度。

    5. 创建全息图像:使用适当的软件将所需的图像转换为全息图像。可以使用专业的全息图像生成软件或编程技术来实现。确保全息图像拥有适当的分辨率和透明度,以实现更好的投影效果。

    6. 投影设备准备:选择适当的投影设备,如全息投影仪或激光投影仪。确保投影设备具有足够的亮度和分辨率,以在投影过程中产生清晰的图像。

    7. 投放全息图像:将制作好的3D模型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将全息图像投射到模型上。确保投射的图像与模型完美对齐,以实现最佳的全息投影效果。

    注意事项:

    - 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建议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

    - 在选择投影设备和材料时,要考虑预算、所需投影效果和实际应用需求等因素。

    - 全息投影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平面投影,需要特殊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且投影视角有限。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这些限制,并选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来满足需求。

    以上是制作3D全息投影源的基本步骤,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 淘逗豆
    淘逗豆

    无法观看。

    因为3D全息投影视频通常是通过特殊的设备和技术实现的,需要在特定的场所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观看,通常不会直接提供视频源供人观看。

    如果想要体验3D全息投影,可以选择前往科技博物馆或者科技展览等场所进行观看,但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并支付相应的门票费用。

    把投影仪调成左右3D模式,带上快门3D眼镜或者偏振式3D眼镜就可以看了

  • 清风工作室
    清风工作室

    技术原理

    全息投影技术(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

    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这是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为了模拟“双目效应”,我们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电影源。

    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摄制原理: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这是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为了模拟“双目效应”,我们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电影源。视觉原理:注:此为3D成像时的视觉原理。与此略有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实际上是真正地呈现出了3D影像。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每个眼睛的视角大约为80度,但是两个眼睛一起的视角只有120度,也就是说有40度的视角是重合的,所以我们的左右两个眼睛所看到的的东西其实是不同的,比如你闭上左眼用右眼看或者反过来,就能测试出来效果,左右两眼接收到的物体转发给大脑做判断物体的远近才能形成立体感。3D立体技术就是模拟这个过程而形成的。完成摄影后,在放映室里,3D电影源投放在一定角度的银幕上,观众需要带上3D眼镜观看。仔细观察3D眼镜,我们会发现左右镜片上有密集而细小的朝向不同的条纹。左镜片是纵纹,右镜片是横纹。正是这些条纹,我们才能看到美妙的3D立体图。完成摄影后,根据“双目效应”,将图像分解,让左眼只看见偏左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这样才能使大脑产生远近的判断而生出立体感。在放映时,偏左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所用的投射光是不同的,虽然颜色画面一样,但投影用的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同的,偏左画面用的是纵波光(光波沿纵向传递),偏右画面用的是横波光(光波沿横向传递),由于偏振光的特点纵波光只能穿过纵纹,不能穿过横纹,透过左镜片,我们只能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同理与右镜片。由此,重叠的画面被分解,左眼只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由于双目效应,我们便产生了远近感和立体感。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全息投影技术的原理:摄制原理: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这是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为了模拟“双目效应”,我们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电影源。视觉原理:注:此为3D成像时的视觉原理。与此略有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实际上是真正地呈现出了3D影像。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每个眼睛的视角大约为80度,但是两个眼睛一起的视角只有120度,也就是说有40度的视角是重合的,所以我们的左右两个眼睛所看到的的东西其实是不同的,比如你闭上左眼用右眼看或者反过来,就能测试出来效果,左右两眼接收到的物体转发给大脑做判断物体的远近才能形成立体感。3D立体技术就是模拟这个过程而形成的。完成摄影后,在放映室里,3D电影源投放在一定角度的银幕上,观众需要带上3D眼镜观看。仔细观察3D眼镜,我们会发现左右镜片上有密集而细小的朝向不同的条纹。左镜片是纵纹,右镜片是横纹。正是这些条纹,我们才能看到美妙的3D立体图。完成摄影后,根据“双目效应”,将图像分解,让左眼只看见偏左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这样才能使大脑产生远近的判断而生出立体感。在放映时,偏左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所用的投射光是不同的,虽然颜色画面一样,但投影用的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同的,偏左画面用的是纵波光(光波沿纵向传递),偏右画面用的是横波光(光波沿横向传递),由于偏振光的特点纵波光只能穿过纵纹,不能穿过横纹,透过左镜片,我们只能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同理与右镜片。由此,重叠的画面被分解,左眼只看见偏左侧的画面,右眼只看见偏右侧的画面,由于双目效应,我们便产生了远近感和立体感。

  • 凤凰聂秋
    凤凰聂秋

    3d全息投影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一、材料/工具

    一张纸;塑质的CD包装壳;胶带纸;笔;剪刀;一台智能手机;一把裁玻璃的刀。

    二、方法步骤

    1、在方格坐标纸正中间画一个等腰梯形,梯形尺寸为:上底1cm,下底6cm,高3.5cm。(可适当成比例放大)2、将画好的等腰梯形剪下来备用。3、拿出准备好的CD壳,依照裁下来的梯形坐标纸块大小,在CD壳上裁下相应的4枚梯形小玻璃板。4、用胶带纸将4枚梯形小玻璃板拼接成一个小金字塔并粘合到一起。5、放在手机屏上即可。拓展资料:全息影像技术,并非指由1956年丹尼斯·加博尔发明的全息摄影或称全像摄影。而是一种在三维空间中投射三维立体影像(影像为物理上的“立体”而非单纯视觉上的“立体”)的次世代显示技术。鉴于国内对于全息影像技术的公开学术研究较少,本百科页面的部分内容可能会解释错误的定义并让读者误解。其中内容有可能是在说明全息摄影而非全息影像技术,请仔细查看并甄别。

  • 短促笑意
    短促笑意

    3d全息投影制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确定屏幕的宽度,用尺子量下。我的手机4.9cm。

    步骤二:在草稿纸上画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半径画圆,在圆上任意一点为圆心,半径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即屏幕宽度)。

    步骤三: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所画的圆上,在三角形的顶点处扎孔以作标记。用刀切割下四个连在一起的等腰三角形。

    步骤四:将边沿两边用胶水或胶带连在一起,呈金字塔状。

免费获取咨询

今日已有1243人获取咨询

免费咨询

最新问答

更多